合氣道經歷約六年,二段。台北永吉道館,練習時間每週三天晚間,每次兩小時
大東流經歷兩年。台灣大東流極傳武塾台北道館,每週兩天,每次兩小時
合氣道成長大概在初段後就慢慢變緩,色帶時期成長最多,對一個武術白紙來說,
合氣道有一大堆東西要學,前滾翻後滾翻受身每天都練,因為錯誤姿勢而受傷是常有的事,遭遇過的受傷有前滾翻肩膀直接落地,護身兩腳打結,後來想想該不會身體協調性比別人差?不過大量練習的結果至少看起來還算像樣。轉身法和坐姿移動也要練習,每次從卡卡的進步到順暢移動都覺得很有成就感。膝行我認為最有用是在跟著嬰兒爬行,可以跟著他跑,我又不用站站蹲蹲,平常除了道館練習很難有機會用到膝行。初段後有持續練習素振,素振該怎麼練習也是搞半天抓不到重點,因為老師自己也是看影片學來的。素振七式每天揮個1400次,可是覺得跟呼吸力或體術毫無加成,那時候不明所以只有聽老師話繼續揮。
我後來透過岩間流高村老師指導才知道手之內、舉劍、半身都有一套規範,台灣老師教的,尤其是李君亮老師那派基本上必須砍掉重練。八卦是李君亮當年去岩間只學了7-14天左右,買了幾本岩間書回台參考,挾著資訊不對等的優勢逕自以岩間劍杖指導者自居,也沒有回去給齊藤師範矯正動作。台灣合氣道在劍素振這塊完全是拿劍道和居合的經驗來搞,沒有練居劍的人只好聽有練的人打屁。這種練法本來沒什麼問題,偏偏合氣道有組劍,照居劍的練法去打組劍,會有很大的不協調,而且跟齊藤守弘教學帶差很多,於是合氣道劍素振變成四不像:普通劍素振用劍道方式打,碰到組劍又改成另一種方式對打。
體術方面,初段最明顯感覺是只要受方稍微抵抗,就很難做技法。初段前很多時候都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因此大家心照不宣彼此配合就是了。初段後基本技法熟練會想做更多嘗試,可是常常踢到鐵板,問老師也得不到解答,只有說多練習,比如說一教破勢、二教折手、三教後方、四教後方、反手摔折手、迴轉摔...等等。事實上道館師兄也差不多做不出來,可能有一兩支技法比較好,如果全配合、配合走、配合跳就會做得很漂亮,稍微不配合也是失敗。只有老師可以成功施展。
初段開始為了參加表演,每年固定時間會練習套招,說好聽是演武,其實就是套招。上場比賽看誰套招好看又流暢,有一說是看彼此同步率和放鬆程度,因此雙方默契和體型差不多決定一切。這樣子感覺假假的,但為了升段必須的蓋章,又不得不參加,很矛盾。
後來道館風氣漸漸失去入門時的刻苦練習,三段學長考四段不過也可以透過老師推薦保送上去,天哪這是什麼爛規則。加上累積許多問題不得詳解,才有一些機會向外去接觸別人的合氣道,比如坂西昇一老師 Sakanishi sensei、和因緣際會的大東流合氣柔術。
Sakanishi sensei是個活招牌,而且號召力超大。有他在的課程總是很多學生。在坂西課程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練習者,大家的想法也都一樣,都是為了能學到更貼近日本合氣道的真面貌而來,而為什麼願意千里迢迢趕來,還不就是坂西式教學跟台灣合氣道的大不同,不過兩個字:合理!
只是坂西老師畢竟是日商駐海外員工,只能撥出少許時間在台北新竹開課,近年也被召回日本,偶爾才會來台。
轉到大東流練習只有前滾翻和受身不用重練,其他最好全部忘光。Paul sensei 改進我很多動作,大東流練習方式也跟合氣道不一樣,技法外型相似可是重點卻大大不同。不愧是合氣道源流,難怪連植芝盛平也會一頭栽進去。混著用大東流技法,合氣道朋友多半不明白為什麼我可以做動他,要是出來混飯吃的話似乎還不錯的樣子(誤)。但是真正有解決當初學習合氣道種種疑問的反而是岩間流,就是大家知道的那個齊藤守弘家的岩間流,目前是兒子齊藤仁平當家。不過時間線上我練大東流在先,縱使有解答學習問題,合氣道的色彩已褪去,也不會想回頭重學了。
終於要進入本文重點。
合氣道身法有所謂膝行shikko、半身hammi、同化tankan,這些大東流都沒有,就像之前有篇山林北怪記者寫的「保羅老師的大東流合氣柔術」,大東流沒有合氣道的圓形走位,多的是走斜角。我自己練習也認為這樣比合氣道半身好用多了,反應也較為自然,圓形移動需要更多時間反應,對方是約定練習才會呆站著讓我練。當然你可以說圓形移動練熟後自然迅速,那有沒有想過對手是故意在等你轉完?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即便是合氣道在臨場反應多半不會用圓形移動,而是快速有效的二教、逆關節四方摔或呼吸摔。那圓形移動又是何必呢?
合氣道基本上是沒有在用當身打擊技,但在大東流則是經常使用。當身的目的在打破對方平衡(破勢、崩),不是在造成傷害。從當身開始,從壓制結束。什麼時候該用當身?當對方站的很穩,稍稍打擊他的身體,使他身體姿勢改變,可能彎腰,可能後仰,變得讓你更容易施作技法,這便是當身。很多合氣道文章都會提到當身的重要性,甚至有植芝盛平語錄說當身佔七成,技法佔三成類似的話。但是你看國內國外,有誰演武講習真的有當身?好啦 Stanley Pranin 常常有做,不過 Stanley Pranin 熱衷岩間流和大東流,那可不是一般合氣會作法。合氣道注重當身變成一種都市傳說,從來沒有用過,卻信誓旦旦那是個重點。加上很少有合氣道者認真練習如何打拳,沒有練習出拳,怎麼知道打人有沒有效果?因此合氣道當身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合氣道呼吸力和大東流合氣揚是不同的練習方式,效果也完全不同。我只能說大東流合氣揚難度高很多。合氣揚是一種練習放鬆的過程,在長期練習的學長身上會看到放鬆程度迥異於其他同樣年資的合氣道前輩,而且不只一人夠鬆,是一群練了相當時間的學長都有。這也讓我有信心,在這裡學習肯定也能達到他們的境界,而不是只是個來繳錢的而已。
以前總認為只要好好在名師底下練習,總有一天會學到老師的精髓,這種想法原本沒什麼錯,不過卻忘了驗證同道館其他同學的程度。如果其他同學待的比我更久,練習時間比我更長,那他們應該也會學到老師的精髓,如果沒學到,是他們自己的問題,還是老師的問題呢?這問題其實很有趣,就是不要把別人當蠢蛋,大家的聰明才智都差不多,沒道理他待了十年學不到的,我待了五年就會學會,除非我天資超群,生下來就是絕世強者。現實是他沒辦法學到的,我差不多也學不會。因此找道館學習除了看師資,還要看下面學生的學習程度,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是你我應該關注的重點,而不是老師有多厲害、頭銜有多少。
過去很多場合碰到很放鬆的合氣道前輩,通常是自己花功夫摸索,很少一整個道場學生都有相當的實力,在我練習合氣道的時間裡也絕少被教如何放鬆,呼吸力養成法也不是重點練習,協進會講習的時候根本談都不談,多半是王武雄自個兒講了半小時。當我還在永吉道館時,林老師有自己的放鬆方式,不過他幾乎不說明,連帶跟著他練習的謝老師,或者跟著練八九年的學長都沒有學到訣竅,我明白那是他的吃飯工具,不過去道館練習就是要學東西,如果學不到不如去個願意傳授的地方學。
合氣道有流體固體的練習過程,大東流沒有。一定是在雙方接觸狀態進行,不像合氣道會有師範手懸空,受方跟著跑的奇怪表演方式。好啦不要再騙自己那是控制對方意向。話說回來流體固體是岩間流的一種教學,想要探究流體固體,是不是也該找個管道去岩間學比較好呢?
技法方面,合氣道關節技比較粗略,換個說法是合氣道比較溫和,大東流細緻嚴謹很多。我特別喜歡大東流為了一個条(對應的是合氣道一教) ikkajo 設計了繁多的相關技法,技法多代表有很多機會練習一個条的角度和姿勢,合氣道一教只有前後方技法,沒了,頂多從各種接手開始一教:katate, ryote, morote....就好比學數學,一定要做各種應用習題才會對數學定理有深刻體認。一直算九九乘法並不會讓數學變好,合氣道差不多是後者的情況。由於身法的關係,合氣道技法方向是螺旋向下,大東流則是垂直向下,螺旋是因為合氣道有圓形移動。大東流向下力道很強,被摔過後感覺特別不同。向下力道強不代表硬拉,而是身體崩後沒有太多餘裕讓你反應。在大東流空翻也是很危險,由於關節控制很嚴密,隨意空翻很容易發生被控制手腕和空翻方向不同,所以穩穩的後倒就好。
精神層面,撇開合氣道愛的武術這種口號式的宣傳,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你死我活的必殺術,所有人都是在安全的環境下較量。做不動想硬來的合氣道練習者到處都是,柔術壓制後關心對方的人也很多,愛的武術代表學了特別有博愛?這種問題你怎麼不問問神奇海螺呢。
留言列表